教研室是教学的最基层单位,教研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。为了加强教研室建设,提高教研室工作的质量水平,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,特制定教研室工作制度。
一、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
1.教研室工作计划是规范教研室教研活动的指导性文件,各教研室应在开学后第一周向学院办公室提交学期工作计划。
2.教研室工作计划应根据学校及院里教学工作计划,结合本室具体情况,围绕师资队伍建设、学科建设、课程建设和教风建设等中心工作,在教研室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。
3.教研室工作计划,其指导思想要正确、内容要充实、目的要明确、措施要得力、时间有保证。资料记录要详实,活动内容、人员、时间、地点都应明确。
4.计划制定后,应认真实施,计划实施情况将作为考核教研室工作的重要指标,中途调整计划,须报经主管院主任批准。
5.教研室工作总结应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,实事求是地总结取得的成绩,存在的问题,由教研室主任负责,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完成。
6.教研室工作总结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完成,并按时交
院办公室。
二、开展教研活动及基本要求
1.研究教材教法:教研室要把研究教材教法作为常规活动内容,每学期至少进行二次,由教研室主任主持,做到有中心发言人,有详细记录。
2.听课:本室教师要互相听课,同时提倡教师跨学科听课,每学期最少听课量(不含系外听课)教研室主任8节,任课教师6节,见习教师15节。听课应做听课笔记及听课体会。
3.公开课:教研室每学期初应认真安排公开课,公开课要做到认真准备,认真评议,公开课教案和评议记录应存档。
4.集体备课制度:凡属课程教学教材内容中的重点、难点,一般应以室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集体备课。
5.青年教师试讲制度:对于初次担任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及开新课的青年教师,正式讲课前,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写好讲稿经室主任审阅后试讲。室主任、指导教师及有关教师应听课评议并把好质量关。
三、进行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
1.专题研究:教研室应结合我院实际情况,确定研究课题,每室至少有一个研究课题,研究课题要落实主持与参与人,要注意积累研究资料写好总结报告和有关文。
5.教改实验:积极提倡教学改革,教改实验项目应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,经学院同意后实施,要有可行的方案和明确的目标,在实验中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,要勤于总结,不断完善,较大的实验项目应先作试点,后进行推广。
6.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活动。
7.在教研室内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,安排高职称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、帮、带。妥善落实青年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培训、提高工作。
五、教研室工作评价。为了促进教研组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,学院每年对教研室进行一次全面考核,考核成绩做为年终考核的依据。